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感受能力、技能、回归兴趣

作者 精思巧形LOGO 来源 站酷网 发布时间 2012-08-07

》技能 ---- 关于自由
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没有人喜欢戴着枷锁,我们都羡慕自由,但是戴着枷锁跳舞是设计行业的特性,很多人只看到了设计的枷锁,却没有看到自由的枷锁。自由这个相对概念,没有枷锁是根本不可能成为自由的。在我看来,不能在设计行业找到自由的人,在转行做其他行业后,依然不能真正自由。
什么是设计自由呢?
先看看设计师羡慕谁的自由吧,艺术!艺术是无拘无束吗?艺术的自由是什么样的?我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国画大师范曾来告诉你,比我更有说服力些:

范曾:“……我们对一个事情要诗意的裁判,那诗意的裁判是什么?就是要永葆自己心灵的情态自由。你不是要自由吗?经常有些学生旷课,讲我这是独立之意志和自由精神,这叫自由吗?这不叫自由。自由大概有三种:
一种,理性自由,你对科学规律的认识;
第二条契约自由,社会有法律,你依从法你很自由,你不依从法举步维艰。
我今天要提到的心灵的情态自由,心灵的情态自由,那随便你怎么自由,这属于你个人。这个情态自由一定要你诗思当如天岸马,你的诗思像天岸的行马纵横驰骋。就像苏东坡在江上,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所向。这种感觉在画画中你没有的话,你不行。读王维的诗“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一幅静夜中,一个高士弹琴的画面出现了。这诗中有画,文人介入绘画就和唐朝以前不一样了。这些大的文人画家一下子把中华民族的审美从一个匠人的角度提升到一个文人鉴赏绘画的角度。中国文人介入哪一个领域,哪一个领域就月满中天,花开满树。文人重要不重要?重要。所以你们小孩儿要多读书,成为一个文人。文人就是中国古代一个士,要有知识。

今天一定有经商来的,有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希望看电视的称为儒商。中国的诗,它的本性是情态的高度自由。人的情态高度自由,莫过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儿,一个小孩儿的情态是绝对自由的。我们知道尼采哲学里有一本《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他对五色牛村的人讲,你们起先有骆驼的性格,任重而道远,在沙漠里慢慢行走,无怨无悔,这不行。第二种状态,狮子的性格,狂风暴雨、风沙大起,做狮子吼,他说这也不行。

他说你们要有赤子之性格,赤子之性格是什么呢?要若狂也、若忘也、若游戏之状态也、若万物之源也、若自转之轮也、若第一之推动也、若神圣之自尊也,具备这七点。若狂也,这个人狂,讲范曾狂,哪儿狂了?我挺谦虚,对我们导演。不过孔子讲,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一个真正内心有一点狂劲的人,他勇猛奋进,在孔子看来也不无是个优点。若忘也,你一天到晚,即患得又患于失,一天到晚斤斤计较,那你会在痛苦中存在。

若游戏之状态也,你说中国画家,要是拿起毛笔来就痛苦,你为什么要学画呢?拿起毛笔来是个快意的事情。若万物之源也,这就有一点画家画画他眼中之竹、心中之竹和手中之竹是有区别的。这个手中之竹出来以后,就是万物之源。你的创造,而不是自然里摄取下来的。这个自转之轮也,就讲你的绘画、你的行动,是自己作主,而不是依从一个范本,而不是依从一个古人说如此说,他不是万物之源。第一之推动也,你画出来以后,你能够开启人的视觉的审美,你不要老生常谈,别人听了有疲劳感。最后,神圣之自尊也,很重要,刚才讲座以前,问我叫画家好还是书法家好,还是诗人好,我说就叫范曾。在我心目里,比这些事情重要的是这两个字,就是体现范曾。
就是你的诗、你的画、你的书法,最终不是体现李苦禅、体现齐白石。我之所以讲范曾,神圣之自尊,也是童心的体现吧。不像那些老谋深算的人,一上央视就谦虚半天,其实全是假的……”

设计有强烈的目的性,所以自由必建立在一定的规范之上,比如消费者心理,比如视觉原理,自由本身就是个相对存在的事物,没有压迫你也不会渴望自由,反过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自由。你该庆幸自己做设计,因为最能体会自由的快乐。

如何追求自由呢?在范曾大师的话中你也看到了,“赤子之心”。

* 设计师应该是“童心未泯”的人,好奇心,无拘束之心态,单纯的快乐,对万事没有偏见。
对于儿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玩具,都是可以花费时间与之玩的东西。设计师最怕“经验”,经验是陈旧的,对于某事积累成经验,就是设计师在画地为牢的开始。

当你具备了良好的设计能力时,你会体会到表现的自由,你知道如何控制你的元素,如何制造美感,如何自由舒畅的表达,

》技能 ---- 关于人
设计以人为本。
这个“人”对于设计师而言是指,“客户”,“用户”,和 “自己”,在设计过程中你会从这三个方面的“人”中审视和判断设计问题,这三者当然都是“人”,有着一样的心理内涵,只是不同社会角色,导致了行为上的差别。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人”才是最难理解的,当然,你将之放在一个宽泛的意义上来讨论,必然有些难以掌握,但是当具体到某一角色之后,具体到你自己本身之后,这事就变得容易了。想更好的了解他人,必须很好的认识自己。将自己还原到普遍意义上的人,真正的做到“知己知彼”。

* 设计师应该是清楚“了解自己”的人,有些时候要角色扮演似的咀嚼人的本质情感和思想。像个会演戏的演员一样,揣摩角色内心。
消费心理学,认识论,视觉原理,都是在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人”。

认识自己,是哲学上的终极目的。看过黑客帝国的人,都应该有记忆,呵呵。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看起来容易,实际很不简单,跟着自己内心走,才会成为英雄,追求自己内心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就像你是否敢努力做你喜欢的事一样,是否敢应对一切阻挠和挫折,依然从心所好。事实上,很少人。

* 设计师应该是勇于“作自己”的人,你必须在内心深处建立一种忠于自我的自信,这也关系到你对于的创意的和理想的忠诚,关系到你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是个人都会对批评持抵抗态度,更何况是设计师,本身就是在为客户说话,所以,很多时候,客户的指指点点,会让你崩溃,我说的做自己不是固执己见,而是一种不会被批评打垮的自尊,自信,在这个商业社会,最难的是要学会找到自己想要什么,没有这个,在这个广告泛滥的商品社会,你将被牵着鼻子走,从而迷失自己,也许很多人都迷失了,但是作为设计师,你必须清醒。因为你还要领路,如何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技能 ---- 关于沟通
设计中的沟通分两个部分。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设计师的通病,因为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是很难表达自己和找到一个谈得投机的人的,不能否认有艺术家气质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清高,而真诚对待自己的内心是艺术表现的前提,虚伪的内心创作不出真正的艺术品,设计师就存在这个矛盾。像艺术家一样,在沟通不畅的时候,选择沉默,疑惑发飙。所以看上去很不善于沟通。
相反这种人精通的是间接的沟通技巧,这时就出现了问题,没有前面的人际沟通,设计师怎么知道客户想表达什么呢?
客户不是全才,他们之所以来找设计师,是应为他们不懂设计,在设计方面,你不能占据主动,说明你的设计能力不够,你的口才不够,你没有表现出设计的专业性。你都不能说明白你做的是什么,怎么让客户相信你的设计会起作用,这时候,是个客户都有话说。
你该去练口才,演讲和歌唱一样,也是艺术,也是为了表达,都是设计必须的内容。

* 设计师应该是“善于沟通”的人,你需要以演讲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精通语言这门工具,别忘了我们的思想也是以语言作为媒介来思考的。
除了表述就是我那篇文章中说的问题了,沟通的技巧,气氛,环境,心理的控制,等等,这里不再赘述。参见前面的博文。

三、回归兴趣
感兴趣是接触的前提,认清设计是什么之后,才会决定是否要做设计,才会热爱,但是工作了,最好还是把它当兴趣,因为这样更持久。
看看有多少人辍学,再看看有多少人辍“设计”,很简单你的心态不对头,你没认清设计的本质,只看到了现在商业设计的经济的“不景气”,和它对你的设计自由的束缚,你忘了你喜欢设计最初的原因是什么?

》回归兴趣 ---- 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任何职业都有其本质的存在因素,设计的历史本质是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设计师可以在设计中表现自我,肯定自我,并形成自我,可以得到完成一件作品的快乐和取得一份事业的成就感。这些看似和生存无关,却和你的生命本质有关,任何职业都是谋生的技能,但是我更愿意把它看做认识和实现自我的途径,是完善人生的必要过程,其实任何职业都一样,都可以在劳作几十年之后得到类似的人生领悟,你见的再多,走的再多,得到的幸福感却不一定多。

设计没什么特别之处,它也许只是原始部落里一个四肢不发达的人,因为没有能力狩猎就负责看管猎物,他没事就拿着小木棍在墙上描绘猎物,他只是比人家有时间看看天,看看水,他只是看到了其他人没时间去看的东西,只是有时间自己做些游戏,真的没什么,他只是看到世界另一面。

和生命本质有关的东西,似乎都不容易带来金钱利益,比如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喜欢设计中的灵感的美妙,创意的快乐,喜欢挑战自己的极限,喜欢沟通的乐趣,喜欢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社会中被人使用的感觉,等等。但是你也看得到,这些“身外之物”总有个特性,就是你越是把它当成追逐的目标,就越是难以得到,而做好你自己喜欢的事,你不光能收获快乐成就,它也反过来找你了。我们不反对功名利禄,我们没有那么清高,我们只是应该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实际上你也不可能真正的食不果腹。所以,趁着年轻赶紧做自己喜欢的事,时光飞逝,需即时行乐。生命是无法挽回的。
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说起来有热情,做起来有激情。
任何职业都是我们认识自己的过程,是人生的历程,要用“游戏”用“玩”的心态,来对待你的工作和事业,

* 设计师应该是“会玩”的人, 游戏心态是让设计之路更长久的灵丹妙药。

》回归兴趣 ---- 关于惰性
任何想做好一件事、想取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个敌人,惰性,若不是它很多人都成功了。
在我看来,惰性也有其最害怕的敌人,不是自我约束,而是原始兴趣。累了就回到最原始的兴趣,真正让你能够沉醉在某事之中的是兴趣,真正让你持续劳作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几夜不感到心力疲惫的真正动力是兴趣。
惰性还有一个敌人,是习惯。惰性可以形成,那么良好的习惯也可以养成,没有兴趣的动力,就强迫自己养成一种对抗惰性的习惯(前面说了四个星期就可以)。我们每个人都有惰性,即使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还是会产生惰性,所以,你要先做决定,“把帽子扔到河对岸去,这样你就不得不过河”这是强迫自己克服惰性的手段,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难成大气。当然我不提倡,这个方法适合养成习惯,但是也容易形成“强迫症”,不适合长久的做设计,呵呵。
孔子《论语·雍也》中的话是最好的解读:“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不如对其有兴趣的接受得快。做事也是一样,所以回到兴趣,问问自己是不是真正想过河,如果真正要过,也许帽子不需要扔。

如何成为一个设计师,重要的是具备设计师的心态和思维方式,想象自己是个设计师,每天会怎么生活,怎么思考,然后慢慢就养成了习惯,慢慢就成了设计师,设计师是职业,具备一定的素质就可以胜任,当然有天赋和性格优势,当然更快些。但是事业是人做出来,除了天赋,更重要的是兴趣和后天的努力,我想你做了一段时间的设计,或者说学了一段时间的设计,即使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学到,也应该认识到一点,设计根本就是想办解决问题,在设计里,最不缺的就是方法,任何目标都需要方法达到,连克服缺点都有方法。

所以,你觉得设计难,就违背了设计的根本,如果学设计做设计,却连对抗困难的方法和勇气本质都没学到,那你真的什么都没学到,你真的不适合做设计,真的没灵性,我劝你赶紧离开设计吧。

因为世界上最郁闷的事莫过于,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和从事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你还有时间,做些你觉得合适的吧。兴趣不同,不相为谋。

上一页12
图形图像 TU.SIO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