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艺术大师克雷格•穆林斯(Craig Mullins)访谈

来源 站酷网 发布时间 2011-07-02

概念艺术大师克雷格•穆林斯(Craig Mullins)访谈问:希望您能谈一些有关光的运用,你对于光的使用有什么心得?

CM:光线是很重要的,不光是插画家,对摄影师和电影摄像等艺术家来说也是重要的课题。和一般人的认知不同,他们更多考虑的并不是镜头,而是光,怎么用光给他们的作品带来独特的感受。所以我有一些光的运用,是来自于电影或是摄影师们的作品,他们对光线的运用给了我很多灵感。

问:您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您觉得这个画面最主要的点在哪里,是主人公还是这幅画的精神,或者是它主要表现的效果?

CM:我们的创作有不同的目的,有时候要为客户们去画一些作品,有时候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有时候就是为了画画取乐。如果这个作品是我自己能够掌控的,不是别人的商业委托的话,我更倾向于在我的作品里反映出一些比我们现实当中更大的一个世界,或者暗示那里面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问:您对概念艺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是怎么看的?

CM:20年前还有一种叫做概念艺术家的职业。比如说我现在正在做的这样一些概念的创作,可能再过五年就不存在了,因为现在3D去做的设定和创作正在变得越来越多,现在强大的计算机和软件技术正在日益强大,过去靠纸笔绘画的方式正在逐渐被取代。

比如说作一个头部的画,作一张素描的画,你要考虑很多因素在里面,包括构图、结构、光线等等问题都要考虑进去。可是如果你是用软件来做一个头部的3D雕塑,你只需要考虑它的形状。如果要培训一个人做3D的画,很快就可以上手,最多5年的时间,他就能够出大量的作品,上万个作品。这样原来靠手去画的概念艺术作品就会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可能会因此消失。插件的大量使用也加剧了这种对比,使用电脑软件的插件,你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完成在传统手绘里很难完成的工作。比如说我要画一个岩石,画一个植被也就十五分钟,最多一小时,只要稍微动动键盘就全都出来了,很容易。

现在这些电脑插件的开发者反而更像是创造者的角色,这就是我看到的一种趋势。

问:您在创作时对画面的最终效果,是有一个预先的构思的吗?什么样的创作状态是你喜欢的?

CM:如果是做商业插画,是需要有最终效果的预期的。比如说我要画一个被炸毁的国会大楼,我需要知道它被炸毁的时间和事件背景是什么,大致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这都是客户事先设定好的。

如果是我个人的创作的话,就不需要那么具体的目的。我更喜欢类似心理学家的工作方式,比如一个墨点,它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觉。我的方式是通过各种方式,让程序随机生成一个形状。这个形状看上去你可以说成是一个人的臂膀,也可以说不是臂膀,是插了一根天线,或者天线是从大象身上又冒出的这样一个突出的东西。可以自己通过理解,利用这样一个形状去继续创作。形状出来之后,不要太急于去让自己确定它到底是什么,能干什么事情。通常有一些艺术家有那种焦虑感,出来一个形状之后马上就要把搞清楚,急于把它具象化。这样就不好了,不要有这种焦虑感。先有这个形状,慢慢去观察,去思考,就像把玩一个玩具一样,慢慢做下去,最后你的结果可能跟你一开始比较仓促的情况就着急定论的画面结果完全不同。

这样可能在做一些商业的插画就不太现实了,因为那都是急功近利的,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作品完成。但是在给我自己创作的时候,我是比较喜欢这种做法的。这是我自己在为我自己创作,为自己的娱乐去使用的一种做法,我要把这个东西保持在一种非常新鲜的感觉。

问:商业的创作实际是把别人想象中抽象的概念变成视觉化的具体作品。请问您是怎么去做的?你的商业合作项目一般是什么形式进行?

CM:关于这些商业合作,有的时候我做得很好,能够很好的完成委托甚至有一些回头客,但有的时候可能也做不到。比如说客户让我在怪物身上加一个什么东西,我只能试着去做。也许有时候能做到,有时候做不到,我也无法满足客户的全部要求。面对这些异想天开的要求我只能是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他尝试。这个时候需要你要能够看懂你的客户的心理,他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还要考虑他们是不是有这样的预算和等待时间。客户是在追求什么东西,需要什么样的效果,这些最起码要搞清楚。

跟客户沟通的时候,你一定要把交流过程给记录下来,因为到时候你可能是过两个星期之后,你再去创作的话,你就忘了。你在创作过程当中要经常回来看看这个记录,回忆当时你是怎么跟客户沟通的,他是什么样的要求,这是很重要的。

我和客户有几种不同的合作方式,其中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客户出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找我帮着解决。比如说一个项目,他们一开始找到了20个非常有才能的一些艺术家去做,做了一年都做不出来。后来找到我了,说你来做吧,你必须得把它做完。遇到这样的委托,我要保证第一点,我要不受他们的影响,不能让他们以前一些不好的东西,把我的头脑给污染了,这是不行的。第二点,我要用全新的视角去看这件事情,不能再陷入一年前他们刚接手这个委托时的状态。要做到这样是很困难的,所以有时候我也只能放弃这个委托。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客户第一个是先找我,由我来牵头这个项目,然后来跟我说,他们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电影、游戏,比如说在一个奇异的世界里,有浓重的污染,有一些怪物在里面,然后我再去进行相关的制作。

问:我特别想知道您的作品里面有没有一些素材,或者说甚至是一些很主要的内容,是通过摄影或者是影像的手段来提供的?您是否有助手或是一个专业的团队为您提供这样的素材支持?您个人有没有收集影像方面素材的习惯?

CM:我没有叫助手或是团队去做这样的搜集工作,有时候客户可能让我给他们一些照片的拼贴组合的工作,这种委托是我不愿意去做的。但是一般经常让做这样的一些以照片为素材的作品,都是比较大的公司。这些公司的老板,可能是没有太多的想象力,他们就是给那么多的照片素材,让你去做,最后给他们出作品。我并不希望去大量的宣传我这种性质的工作,因为我不希望作品是出自这种做法的。

比如《帝国时代》中我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在做出来之前的设定后,上面又来了一个大老板,给我一些照片,他说“我就想让你看着照片上的这种效果去做”。通过图片去做设定这也是现在的一种趋势,尤其游戏的制作。比如说你需要做一个滑雪板一样的东西,但是你自己不知道这个滑雪板是什么东西,这样的话你可以到谷歌上去搜索滑板的图片,这里面可能会提供出成千上万各个角度的滑板素材。通过它们,你可以了解这个东西的结构并开展你的创作。

影像方面素材以及自己平时的手稿都是很重要的,据我所知很多艺术家收集了庞大的类似素材库以利于自己的创作。

问:一幅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你在构思的时候,通常喜欢做什么事情来激发自己的灵感?

CM:这个过程大概是一个小时到六个月。商业性作品的话是有期限的,只能按照这个时间要求去做。

我在为自己做画的时候,是一种快乐的状态,我自己有个文件夹,这个文件夹里面有成千上万的各种草稿或者是影像素材在里面。比如说某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个什么东西,我就把这个东西的草稿放到这个文件夹里面去,标注出来“未完成作品.jpg”。可能过三个月之后,我正在这个文件夹里随意浏览,然后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这个“未完成作品.jpg”正是我需要追求的效果,我会把它拿出来继续完成。

问:站酷的很多酷友都是您忠实的粉丝,也希望成为像您这样伟大的艺术家,您有没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CM:要多观察,因为现在世界的变化是非常快的,要多观察,多留心、多注意。特别是在CG领域和游戏领域,变化是非常快的。进入这个行业的一些年轻人,他们会问插画行业有一些什么最基本的技能需要学习,什么样的基本东西需要去了解。我给他们一个忠告,那就是要让自己能够更容易去适应我们目前不断变化的世界,进一步的锻炼自己,让你的技能更全面。这样在未来,你就能够非常自如地去进入自己所喜欢的行业,或者选择另一个艺术领域。不要只是画画,同样可以针对动漫创作做一些准备。

有一些动漫家是从一些时尚的东西去做起的,比如画一些时尚的动漫,这样的方式在我看来不太好。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从比较传统的绘画起步,可以给你未来打下更好的基础。因为现在这个行业,时尚和流行的更新很快,现在随着3D技术和新的创作方法越来越多的出现并逐渐成熟,人们更关注的是你出的这个作品速度是否快,效率是否高。面对这些新的创作技术,我时常感觉自己变成了正在衰亡的恐龙。

问:您有着非常明显的风格,您对风格怎么看待,您觉得建立一个个人风格是对的还是不对的?如果要建立,是在学习绘画多久之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CM:作为一些年轻的画家来讲,一开始是在模仿,去模仿别人去画一些东西,这样就很好了,是一种比较自然的学习过程。达到一种程度之后,他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一种风格了,这种风格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说不上是太好或者太坏的事情。不用刻意的去追求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在适当的时候自己就会出现。

问:风格会不会是从事绘画或者概念艺术家来应对这种快速变化的新技术发展的一个办法?用独特风格的不可替代来对抗新技术的冲击,你觉得是可行的吗?

CM:新技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人们对创作更多的思考,其实风格也可以视为技术的一种,是不是能够满足创作要求和人们对美的追求才是关键的地方。人们都愿意采用一些新的东西、新的技术,不必排斥新的创作技术。

记者:纪晓亮(qouop)
摄影:刘承栋(Mr.Dong)

上一页12
图形图像 TU.SIOE.CN